全球的铁饭碗,都端不稳了。
近日 ,越南推出史上最激进的机构改革方案,将省级行政单位数量减少50%左右,地方机构数量减少70%以上 。同时研究取消县级行政单位 、合并乡级行政单位。
还记得不?就在一个月前 ,越南通过机构改革方案,撤销9个部委、700多个司局、3300多个分局及200多个事业单位。
经过这轮改革,越南将裁撤五分之一左右公职岗位,预计“砍”掉10万个“铁饭碗 ” 。
刀刃向内 ,向来是最难的,越南称之为“一场革命”。
越南的大动作,释放了什么信号?
一
越南 ,为何撤县并省?
越南面积只有33万平方公里,与云南省基本相当;人口刚刚突破1亿人,与河南相差不大。
这样一个国家 ,却划出了63个省级行政区,包括5个直辖市和58个省。
我们熟悉的河内 、胡志明市都是直辖市 。越南准备建设的南北高铁,连通的就是这两座城市 ,与我国京沪高铁刚好对标。
省级行政区划过多,虽是法国殖民时代“小省制”遗留的产物,也与越南国土相对狭长、地理多样、民族混杂的环境不无关系。
在越南 ,除了河内、胡志明市人口双双超过800万,其他省份也就两三百万人,还有10多个省不到100万人 。
就此而言,越南的省级行政区 ,接近我们的地级市。
但在我国,区划最多的广东 、四川也只下设21个地级市,越南的省级单位明显过多。
省份太多不仅导致机构臃肿 ,而且未必利于管理,改革可谓大势所趋 。
令人意外的是,越南还准备取消县级行政单位。
与中国不同 ,越南没有地级市,不存在“市管县 ”模式,地方行政架构为“省-县-社”三级 ,社相当于乡镇一级,县则处于省与乡镇之间。
越南全国大概拥有7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,1万多个乡镇/社级行政单位 。
取消县级 ,越南将变成“省-乡”两级地方行政体系。
这里的省,可以替换成我国的市,“市-乡”两级架构也足以令人瞠目。
一个共识是,行政层级越简单 ,中间机构越少,叠床架屋的可能性就越小,财政负担随之而减轻 ,市场空间也就越大 。(参阅《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!什么信号》)
就此而言,取消县级单位,不只是财政改革 ,更是一场权力与市场空间的重组。
二
裁撤10万铁饭碗,影响有多大?
任何大规模机构改革,都涉及直接的利益调整 ,影响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铁饭碗,推动起来向来不易。
在越南国内,反对声音不在少数 ,但多局限于体制内人员,民间多抱以欢迎乃至鼎力支持态度。
从国际和历史层面来看,裁撤铁饭碗的改革要想顺利推动,除了强势的管理者之外 ,更重要的是选对时机 。
这一次,越南之所以敢大刀阔斧动手,而非沿袭渐进式改革的传统路径 ,与其经济所处的阶段不无关系。
一般而言,铁饭碗的吸引力,与权力的辐射半径成正比 ,与市场的发达程度正反比。
市场越发达,就业机会越多,铁饭碗的吸引力自然就越弱 。
一个有利因素是 ,越南犹如世纪之交的中国,正处于经济的腾飞期,“淘金 ”机会俯拾即是 ,铁饭碗未必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。
过去几年,受益于全球地缘大变局、产业大转移带来的利好,越南借助外贸一飞冲天,外资、跨国企业和技术蜂拥而入 ,带动本国就业岗位扩张。
这让人想起30多年前我国盛极一时的“下海潮”,当时一批体制内人员放弃手中的铁饭碗,投身于市场大潮之中 。
据统计 ,1992年,有12万名公务员辞职下海,1000多万名公务员停薪留职 ,其中不乏厅局级官员。
至今在企业界,仍有“92派”之说。许多商界大佬,第一桶金就来自于此 ,而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从那时逐步步入成熟期的 。
越南公务员会否重演“下海潮 ”不得而知,但只要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,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 ,刀刃向内就不会存在太大障碍。
三
越南,雄心越来越大了。
今年2月下旬,越南悄然将2025年经济增速目标调整为8%,而在此之前的秋季例会上还是6.5%~7.0% 。
在刚过去的2024年 ,越南GDP达到4763亿美元(约合3.5万亿人民币),同比增长7.09%,增速位居亚洲地区前列。
不仅如此 ,越南还提出了“三步走”战略,表示2045年要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。
要知道,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的今天 ,中国才刚迈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。
根据世界银行标准,高收入国家人均GDP不低于1.38万美元 。
越南目前只有4700亿美元,如果人口保持稳定 ,意味着未来20年越南GDP总量要翻一番以上。
换言之,不只是2025年,未来20年越南都要保持6%~8%的平均增速。
要知道 ,过去几十年,能连续多年保持8%以上高增长,GDP 、人均GDP能在10多年时间实现两个“翻一番”的,只有中国 。
显然 ,越南试图复制中国奇迹,重演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大国的跨越之路。
四
越南,凭什么?
对于越南来说 ,面临着三个前所未有的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机遇期。
全球产业大转移是其一,地缘大变局带来的“左右逢源 ”空间是其二,人口红利、改革红利带来的支撑是其三 。
在国际上 ,越南奉行“竹子外交”思维,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,双向受益。
以东盟为基地 ,越南一边加入RCEP,一边跻身CPTPP,与中国、美国 、欧盟、东盟之间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自由贸易体系。
近水楼台之下 ,越南不断靠拢中国,火速批准中越铁路,并在南北高铁上寻求中国支持(《突然转向!超级巨变来了》一文对此有论述) 。
在国内,越南大刀阔斧推进“革新开放” ,即越南版的改革开放。
从农业改革、国企改革到机构改革,经济革新与政治革新两条腿走路,重塑经济增长动力。
当然 ,即使处于风口之上,越南仍旧只是一个城镇化 、工业化方兴未艾的发展中国家 。
论经济,越南一个国家的GDP ,刚刚超过广西,不及深圳市。
论人均GDP,越南只有4700美元 ,不到我国的1/3;论就业收入平均不到3000元,远低于中国。
即使看似蒸蒸日上的制造业,多数依赖于外资 ,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门类,就连电力也依赖于中国。
但是,千万不要低估一个成长中的经济体 。
西方当年曾严重低估中国的崛起,我们也不应小觑越南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