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M外汇

为什么VC们集体错过Deepseek?(2025年02月19日)

XM

我躺平过了一个很悠闲的年 ,相信大家最近都被"Deepseek"和"哪吒"这两个关键词刷屏整烦了吧,哈哈。

已经有太多人从各个角度花式对Deepseek进行分析了,技术层面我也不擅长 ,就资本市场的角度再多说几句 。

比如我就看到有博主这么说:

(不引战 ,所以马一下来源哈)

一级的朋友们也先不着急生气,客观来说,这确实代表了一种声音。

VC这个行业容易形成一些快速的共识 ,以及迅速地对共识之外的行业,漠不关心。又何尝不像二级市场的追涨杀跌呢 。

其实大家都是人,人的认知是会有局限的 ,并且在信息传播非常快速的创投行业,羊群效应尤其迅速 。

我自己以前,何尝不是羊群之一?很多时候大家的思维模式确实会有趋同的倾向 ,现在的AI和具身智能,是不是又是另一种Fomo?

大家都说要从非共识赚钱,但是其实只是想领先一步。

逆向与非共识何其艰难?先问问你的老板 ,你的LP们再说吧。

但是没有VC投到Deepseek这件事,还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分析 。

事实上是,只要看这个领域的投资人 ,都知道Deepseek。

我搜索了一下社群内对于Deepseek的讨论记录 ,早期确实是比较低调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但是从去年下半年,尤其是在V3发布之后(2024年12月24日),其实已经有很多同行在讨论和关注他们的进展了 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在App发布之后(1月15日) ,因为普通用户也可用,而且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好,影响力才逐渐扩展到普通用户圈层。

之所以没有VC投到Deepseek ,其实之前梁文锋的访谈里已经说过了。

在决定做大模型之后,他们也和一些头部的投资机构接触过,但是最后没有决定拿钱 。

(现在爆火之后应该会有更多人上赶着 ,看他们是否能拆分独立融资,不排除这块后面是否会有变化)。

从幻方量化和Deepseek和关联公司的股权结构看来,几乎都是梁和他的核心创业团队个人持有 ,历史上没有机构股权投资(现在网传也都没有得到证实)。

Deepseek是做开源的,目标是研究——开源——推动行业发展,最终通向AGI 。

即使爆红之后 ,也没有看到团队有任何商业化方面的诉求 ,最多只是平衡成本,而不是奔着赚钱去。‍

VC需要对出资人负责,投资的最后都是需要通过公司商业化变现 ,或者上市退出的,对公司有收入利润和资本化的诉求。

而且VC通常投资机构会要求创始人全职,把所有精力投入新公司 。量化投资公司明显是不适合做融资主体的 ,也很难给估值 。但是梁作为所有公司的实控人,不管是从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都很难做拆分。

我相信当梁文锋和各机构合伙人交流的时候,一定有人隐晦或直接地问过他这些问题。

这一矛盾和Open AI早期创立面临的环境几乎一模一样 ,所以Open AI早期拿的也都几乎是赞助型资金 。

但是Deepseek有个牛逼的地方,就是他背后是幻方,曾经的中国4大千亿规模量化基金。即使在停止扩张管理规模之后 ,现在也有数百亿在管资金。

量化本身就是计算机+金融的结合,是金融行业中最接近科技的分支 。早在2019年,幻方就成立了AI团队 ,自研深度学习平台。

翻译一下 ,就是我们有人,有钱,还有卡。省着点不瞎烧钱 ,即使不需要拿VC的钱,自己也能做 。

(原话:幻方作为我们的出资人,有充足的研发预算 ,还有每年捐给公益机构的几个亿可以拿出来做研究。)

事实也是,在其他大模型撒钱做推广的时候,Deepseek是真的没有推广预算 ,也没有PR经理,也没有花千万年薪去挖“顶级AI海归人才”,就是埋头干 ,目标明确地做研究,发产品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这一波的流量虽然有这墙外开花墙里香之嫌,但也充分证明了 ,PLG(Product-Led Growth产品驱动增长) ,最核心的是那个“P ” 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说回融资,现在的一级市场,第一轮融到数千万美金就已经是天降红雨了……

而且你还需要出让至少10%~20%的股权 ,接受一些条件,让渡一部分对于公司未来方向把握的自由。

所以我猜想,最后就是聊下来 ,双方的诉求都难以满足,最终无疾而终,并没有一家VC成功投进Deepseek。

这一切都是在理性的情况下发生的 ,我并不认为这是错误,只是一种选择 。

我也不觉得这就是错过正确答案,现在谁也没办法说正确答案就是什么 ,或者通往正确答案的路是不是就那一条 。

恰恰相反,正是因为保持了开放性,独立思考 ,因此Deepseek才能走出这一条自己的路 ,未来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优秀公司,走出更多更广的道路。最终惠及所有人。

股权投资作为企业获得资金的方式之一,有自己的逻辑和局限性 。

这个质疑中说 ,一级市场是自己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。确实也是,但是一定有一些创新,是在无人的角落 ,如同野火一般蔓延开来的。

之前有过数据统计,每年的上市公司中,大约有40%~60%比例的公司 ,在一级市场融过资 。


也就是说,依然会有一半以上,是没有拿过任何机构投资 ,但是他们也成功上市了。

所以,现在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中的创业者,不要为拿不到机构的钱而忧愁。

就像哪吒说的一样 ,外界的赞誉或者贬低都是一时的 ,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。

当然,抛开VC不谈,我们衡量成功的定义也不应该如此单一。

成功不应该只是上市或者赚了钱。仙童半导体没有做成 ,但是为后续硅谷的创投生态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。

Deepseek有非常好的产品,很棒的团队,很值得尊敬的愿景。不管他们未来选择什么路 ,是否会因为这个产品赚到大钱或者上市,都已经在行业历史中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。

(我非常喜欢Deepseek的思维链,严谨且有趣 ,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,谢谢团队!)

也真诚地祝福团队和所有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 。